泌阳网-头条资讯

发布投稿
客服热线0396-7928288

初春国际菌业盛会 盘古圣地菌香四溢

2025-02-21 09:01:53

来源:说泌阳   作者:说泌阳

阅读:112

评论:0

举报

[摘要] 泌阳新“菇”事,科技“领菌”未来  科技创新化身“超级引擎”。在泌阳县“三物融合”产业发展研究院里,智慧方舱像个贴心管家,把银耳、金耳照顾得生机勃勃。鲜菇坊智慧化菇房年产7万吨金针菇,产值3.7亿,火遍海内外。高邑镇草腐菌基地靠先进技术,草菇、双孢菇全年不停产。

1.jpg

初春国际菌业盛会 盘古圣地菌香四溢



初春的微风轻拂,在充满传奇色彩的盘古圣地,一场全球瞩目的菌业盛会成功开启!2月14日,泌阳县文化艺术中心热闹非凡,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、37家企业的900余名代表,跨越山海,齐聚于此。
“泌阳花菇甲天下,三物融合促发展”,在驻马店市和泌阳县领导、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,泌阳花菇国际产业创新大会超燃开场!这场大会堪称菌业“奥斯卡”,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、吉林农业大学主办,各方专业机构承办。现场重点展示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成果,专题展示智能装备与精深加工,深入探讨高效栽培模式和发展路径……这场盛会,汇聚了行业顶尖力量,致力于为泌阳花菇产业的发展绘制全新蓝图,让盘古圣地菌香四溢!


  泌阳香菇产业,挺进“百亿俱乐部” 


大会现场,泌阳县委书记、县长朱东升致辞,一句“泌阳花菇,千年传承,得天独厚,历久弥新甲天下”,直接把泌阳花菇的魅力与底蕴全说出来了。泌阳花菇产业在守正创新、科技赋能下,从传统种植摇身一变成为全产业链发展,这次大会就是践行大食物观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。泌阳这地方,自然条件好到让人羡慕,河南南部,南北气候分界线,伏牛山和桐柏山交会,长江淮河分流,“五山一水四分田”,森林覆盖率56.4%,妥妥的“中原绿肺”。153条河流和60座水库,加上北纬32°的独特生态,简直是香菇生长的“梦幻家园”。
如今,泌阳香菇产业成绩亮眼。20多家工厂化香菇种植企业如雨后春笋,香菇年总产量55万吨,超20万人投身食用菌行业,200多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遍地开花,2024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。泌阳花菇不仅在国内吃香,还远销日韩、东南亚及欧美市场,成了国际餐桌上的“中国美味”名片。
“花菇朵朵变成了金钱串串,泌阳花菇如人间精灵,健康了国人,富裕了农民,彰显出无限的生机。”驻马店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李跃勇说,这次大会意义重大,是打造泌阳花菇区域品牌,提升其国内外市场影响力、知名度的好机会。通过展示成果、交流技术、引入项目,泌阳有望加速推进“三物融合”,推动实用技术“链式推广”,成为“中国菌都”不是梦。
国际蘑菇学会前主席Dr. Mark Wach 重回泌阳,感慨万千,回忆起2002年参会的经历,对泌阳花菇产业的活力与创新基因赞不绝口,坚信这次大会会更有影响力。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也高度评价泌阳花菇,从初绽光芒到如今的产业化、国际化,泌阳花菇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。这次大会作为重要的食用菌峰会,将助力泌阳花菇提升品牌价值、拓展销售渠道,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。


2.jpg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(右)将“世界花菇黄金核心产区”牌匾交到泌阳县委书记、县长朱东升(左)手中。


喜提“世界花菇黄金核心产区”称号


  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亲手将“世界花菇黄金核心产区”的牌匾授予泌阳,这可是北纬32°独特生态价值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高光时刻!

  作为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、吉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、全国脱贫攻坚楷模,李玉院士对“为啥是泌阳获此殊荣”进行了详细解答。

  国际上公认的北纬30°神奇地带,准确说是北纬25°至 35°这10个纬度间。神农架,三星堆,众多著名河流,浙江庆元,福建古田,河南泌阳、西峡、卢氏,湖北随州、十堰等都在这一神奇区域,这里诞生了中国香菇发祥地和诸多菌类之乡。

  泌阳是全国首个建立“三物融合”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地方。据了解,“三物融合”是植物、动物、菌物三

  物循环生产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。推进三物融合产业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要树立大食物观”“向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要热量、要蛋白”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。

  泌阳在全国农法栽培中率先实现周年栽培、三菌连种。“泌阳花菇大如拳、白如棉、Q弹、味鲜,关键是能赚钱。”李玉院士介绍,这些年,通过育种和栽培改良,以泌阳花菇为主,搭配玉木耳和鹿肚耳的“三菌连种”模式,秸秆养牛,牛粪养菌菇,菌渣还田做有机肥,真正实现了三物循环、融合发展,让泌阳全年都能种菇赚钱,院士期待这个模式能在全国推广。


3.jpg

  院士、专家、学者、领导齐聚泌阳,为泌阳花菇代言。


励志出奇迹,成为“菇中帝王”


  大会现场成果丰硕,8个重点项目签约,覆盖品牌运营、装备制造、跨境电商等领域,还有全球香菇菜品热度指数、人气榜单等发布,为产业市场拓展“保驾护航”。

  会上,专家们围绕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展开头脑风暴,助力泌阳花菇突出重围。大咖们更是着眼全球,谋划海外扩张。

  作为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、菌物科学与工程系主任、泌阳县“三物融合”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,也是土生土长的泌阳人的李晓教授介绍,泌阳食用菌产业从1972年王店乡人工栽培起步,1992年定为支柱产业,“泌阳模式”——“大袋、立体、小棚”香菇种植法传遍全国,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,生产标准成为国家标准,全国名优特农产品、全国香菇出口先进县,“花菇”连同“泌阳”,荣誉加身。

  知道为什么泌阳花菇能称霸菌界吗?李晓教授透露,泌阳花菇得益于独特的环境气候、超长生长周期,加上层层拣选,才成就了“帝王品质”。“一般香菇3至15天就能采收,泌阳花菇却要40至60天,慢慢长成菇中极品‘天白花菇’。”李晓深情介绍,从菇蕾冒头起,最少49天,要开启“闯关”之旅。菇农拿着小刀,挑出不健壮的菇蕾;寒风、严冬来一轮自然筛选。这一路冰与火、刀与光的考验,让泌阳花菇吸足天地灵气,价值非凡。

  现在的泌阳,更是食用菌产业“顶流”。全省首家院士真菌工作站、全国首个“三物融合”产业发展研究院落地,品品鲜等头部企业纷纷入驻,深加工项目干得热火朝天,交易市场热闹得不行,上下游企业紧密抱团。泌阳花菇,未来必将一路“狂飙”!


  

4.jpg

泌阳县“三物融合”产业发展研究院智慧方舱里培育的金耳呈现金黄色


泌阳新“菇”事,科技“领菌”未来


  科技创新化身“超级引擎”。在泌阳县“三物融合”产业发展研究院里,智慧方舱像个贴心管家,把银耳、金耳照顾得生机勃勃。鲜菇坊智慧化菇房年产7万吨金针菇,产值3.7亿,火遍海内外。高邑镇草腐菌基地靠先进技术,草菇、双孢菇全年不停产。

  曾经凭经验、靠人力的种菇方式,已变成科技赋能,菇农开启“慧”种菇模式,工厂数字化,智慧农业潜力不可“菇”量。泌阳还在发力,制定花菇国家标准,迈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。

  不仅如此,泌阳延伸产业链,开发香菇酱、菌汤包,打造“食用菌+文旅”的花菇小镇 ,预计年吸客超百万,增岗300多个,产值达1.2亿。

  作为全国首个“三物融合”实践区,泌阳以花菇为支点,联动夏南牛、粮食作物,构建生态循环体系,深化国际合作,朝着“中国菌都”大步迈进。小小花菇,撬动全球产业链,在科技创新助力下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“菇”事。


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微信号:BYW0396

关键词:

人已打赏

      ×

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打赏金额 ¥
      • 1元
      • 2元
      • 5元
      • 10元
      • 20元
      • 50元

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×

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加载更多

      打赏成功!

      感谢您的支持~

     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~

      打赏金额¥{{ds_num}}
      打赏最多不超过0元,打赏须知

      收银台

      订单总价¥0.00

      剩余支付时间:000000

      手机扫码支付

      使用支付宝、微信扫码支付

      余额(可用: ¥)
    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,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
      其他支付方式